水陆法会
缘起
法性湛然周法界,甚深无量绝言诠。
自从一念失元明,八万尘劳俱作蔽。
此日修斋兴普度,肃清意地谨威仪。
仰凭密语为加持,将俾自他还本净。
法不孤起,仗境方生;道不虚行,遇缘即应。时逢盛世,国泰民安,政通人和。
为祈国家繁荣昌盛,人民安居乐业,四季风调雨顺,世界和平无灾。千年古刹盘古接佛禅寺将于乙巳年四月十三至二十日(公历2025年5月10日至17日)启建首届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,届时恭请本寺监院上明下辉大法师主法,礼请诸山长老、大德法师如法如律主持坛场。
本次水陆法会将持续七昼夜,恭敬举行诵经、礼忏、持名、请圣、斋天、放生、施放瑜伽焰口、普佛、上堂大斋、说幽冥戒、送圣等法事活动,祈愿诸佛菩萨、护法龙天慈悲加持,超度古往今来水陆空一切有情众生,已故者离苦得乐,往生净域;在世者消灾延寿、福慧增长!以此胜会功德回向:风雨以时,灾厉不起,人民安乐,世界和平,佛日增辉,法轮常转!
以此无上殊胜法会所修功德回向与会众善信功德主,祈福大众家眷吉祥、身心健康、事业亨通、所求如意;企业扬帆起航,宏图大展,隆通四海,万福平安;更愿安奉法会之内各姓过去父母师长、历代宗亲、历劫冤亲债主,借此水陆法会功德往生净土,离苦得乐。
本次水陆法会设有内坛、大坛、法华坛、华严坛、楞严坛、诸经坛、净土坛七大坛场。于七日内,昼夜虔诚恭诵《妙法莲华经》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等佛教经典,持念诸佛菩萨圣号、并至诚礼拜《梁皇宝忏》等。法会期间,还将施放《瑜伽焰口》,举行斋天、普佛、上堂大斋、放生等殊胜科仪。
仰诸佛本愿功德,祈现在者纳诸吉祥、福慧增长;令已故者同生净土、早登莲邦;更祈世界和平、人民安乐。诚望广大信众,护法檀越,发心护持,随缘参加,共襄盛举!
1
水陆法会
时间安排
内 坛
熏坛
(四月十三,公历5月10日,星期六)
第一天
(四月十四,公历5月11日,星期日)休息
第二天
(四月十五,公历5月12日,星期一)休息
第三天
(四月十六,公历5月13日,星期二)
凌晨2:00>早点
凌晨2:30~5:30>结界
上午8:00~10:00>发符悬幡
第四天
(四月十七,公历5月14日,星期三)
凌晨2:30>早点
凌晨3:00~5:30>请上堂
上午8:00~11:00>供上堂
第五天
(四月十八,公历5月15日,星期四)
凌晨2:30>早点
凌晨3:00~4:30>告赦
外坛<凌晨4:30~6:30>供天
上午8:00~10:00>诵地藏经
上午10:00~10:30>上供
下午1:00~4:00>请下堂
下午6:00~晚上8:00>说幽冥戒
第六天
(四月十九,公历5月16日,星期五)
上午8:00~9:30>礼拜大忏悔文
上午9:30~10:00>上供
下午1:00~4:00>供下堂
第七天
(四月二十,公历5月17日,星期六)
上午8:00~8:30>上圆满供
上午9:00~10:00>烧圆满香
上午10:00~10:30>送判
下午1:00~3:30>送圣
注:放生时间待定。
内坛功德主请于佛事开始前10分钟进入内坛,等待香灯师招呼。
外 坛
每日:
凌晨4:45>起板
凌晨5:15—6:00>早课
凌晨6:00—6:30>早餐
上午8:00—8:45>第一枝香 礼忏诵经
上午8:45—9:00>休息
上午9:00—9:45>第二枝香 礼忏诵经
上午9:45—10:15>休息
上午10:15—11:15>上供
中午11:15—11:45>午饭
中午11:45—下午1:30>午休
下午1:30—2:30>第三枝香 礼忏诵经
下午2:30—3:00>休息
下午3:00—4:15>第四枝香 礼忏诵经
下午4:30—5:00>药石
晚上9:30>止静
注:如有变动另行通知.
1
1
1
关于水陆法会
水陆法会,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,是佛门中超度水陆一切众生而举办的隆重法事。据《释门正统》中记载:相传梁武帝梦见一位神僧告诉他,六道四生受苦无量,为何不作水陆斋普济他们?这是所有功德中最大的功德。但该如何普济法,梁武帝问了许多僧人,他们都说不知道。醒来后,梁武帝又问宝志禅师,禅师建议他广寻佛教经论,必会有个结果。于是,梁武帝把许多佛经法宝搬到皇宫,早晚披览,经过三年时间,撰成水陆仪文,并在金山寺依仪修设。梁武帝亲临法会,并诏僧佑律师宣读仪文,这是水陆法会的肇始。
【法界】是指诸佛与众生本性平等,理常一故,通称法界。
【圣凡】是指十法界中的四圣,即佛﹑菩萨﹑缘觉﹑声闻;六凡是天﹑人﹑阿修罗﹑地狱﹑饿鬼﹑畜生。
【水陆】是指水陆空三界众生居住受报之处。空中飞行之众生须依陆地而休息,故包括于陆地而称水陆。
【普度】是指悉皆度化六道众生,使之解脱饥饿之痛苦。
【大斋】是指不限制地给予众生饮食。
【胜会】是法施之意。除布施众生饮食外,又有诵经之法施,令受苦众生心开意解,得法水之滋润,故名胜会。又[会]者聚集之意,教渡者与被教渡者集会于一堂,饮食与佛法都在一起,故名为会。